YouVersion 標識
搜索圖示

計畫信息

當神讓你無法理解時預覽

When God Doesn't Make Sense

7天中的第4天

隨時聆聽 大多數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。我們在路邊停下,輪胎爆了、引擎過熱、或者是啓動器壞了。胎面已經磨損、溫度表比平時高、或是啓動不順暢。問題明顯是存在的,但我們不去管。持續踩油門啓動、只是加點水、再次讓轉動輪胎。一件明顯的麻煩事,似乎變回了一切正常又方便;直到某個糟糕的一天,我們發現自己只能依賴當地的拖車店。車子曾經發出過聲音,提醒我們注意啊! 有一個聖經故事與此相似。以利是個投入了一生事奉神的正直人。他成為大祭司,並且做以色列人的士師——基本上是神和祂的民的媒介。他既是是神話語的聆聽者,也是向傳達民眾所需知的異象、律法和預言的聲音。祂也管理神的殿, 民眾在此向神獻上祭物和祈求。一個婦人名為哈拿——她因無法生育而痛苦——每年長途跋涉到以利的殿,祈求有一個孩子。雖然神並未回應,但她依然保持信心。有一年她對神說,如果神賜下一個兒子,她將使這孩子歸回事奉神。 撒母耳記上3:1說,「... 當那些日子,耶和華的言語稀少,不常有默示 ...」儘管來自神直接的言語稀少,但在撒母耳記上2章有神人來見以利,閃著「盡快保養引擎」的警示燈。以利的兒子們正得罪神和祂的民,他們搶奪殿中的祭物,在神殿門口引誘婦人。以利雖然知道,但只是責備他的兒子,又讓他們在聖殿中繼續保持職務。他的車子過熱,但他只是添加點冷卻液。 在另一邊,哈拿奇跡地生下了兒子,等到撒母耳斷了奶,就按自己的許諾將孩子帶到以利的殿事奉神。要是哈拿有車子,她估計會每3000公里就換一次機油。作為以利殿中的幫手,有一天晚上,撒母耳聽到一個聲音三次呼喚他的名字。儘管作為神話語的聆聽者,以利卻要等到撒母耳第三次找到他時,才意識到這聲音可能來自神。最後,以利似乎是記起了自己曾經懂得的事情。「下次你聽到聲音,就說,‘耶和華啊,請說,僕人敬聽!’」神向撒母耳第四次說話。不幸的是,撒母耳領受到的信息是以利家的厄運。 等到以利記起要怎麼聆聽,他已經停在了路邊,引擎起火,回不去了。以利的工作原本是要聆聽神。如今,有耶穌作為我們的大祭司、神的話語作為我們的嚮導、聖靈作為我們的保惠師,我們不再需要一個媒介。 我們即是哈拿,又是以利。我們要直接從神聽取信息,然後緊緊地跟隨祂。然而,當神讓我們無法理解似乎也不和我們合作時,我們是像哈拿那樣保持信心,還是像以利那樣變成一個選擇性的聆聽者呢? 停下來默想:細心留意,竪起耳朵,並向神直接傾訴,確保自己做個隨時聆聽的僕人。
3 5

關於此計劃

When God Doesn't Make Sense

生活不會總是按我們預期的方向進展。你帶著信心禱告,但神沒有照你所求那樣去做。你尋求祂,卻感受不到祂的同在。你經歷痛苦,但祈求紓解的呼求似乎得不到回應。當神讓你無法理解時,這份計劃會使用經文來引導你。

感謝Life.Church所提供的這項讀經計劃。更多信息,請訪問:www.life.church

YouVersion 使用 cookie 來個性化你的體驗。透過使用我們的網站,你即接受我們按照我們的 隱私政策所述來使用 cookie。